新華社記者 王希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2月05日01版)
  開欄的話
  2014無疑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標誌性年份。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,黨中央、國務院準確把握中國經濟新常態,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,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,以全面深化改革重塑發展新動力,全年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,經濟結構不斷優化,人民生活持續改善。
  新常態無疑是2014年中國經濟最大的熱詞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,本報推出“如何看待當前形勢”欄目,盤點中國經濟新成就、新亮點,傾聽中國經濟邁上新徵程的堅定足音。
  又到一年歲末時。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開局之年,也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。迴首來路、展望未來,該如何認識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走勢?
  “穩”中顯現轉型升級新亮點
  9月以來,阿裡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並表現搶眼,全球資本市場持續關註——吸引眼球的不僅是一家企業的經營狀況,更是中國企業創新能力乃至中國國內消費市場的發展前景。
  面對國內外錯綜複雜的經濟環境,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調整、積極謀變,像阿裡巴巴這樣依靠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業態取得成功的企業不斷涌現,成為推動經濟轉型、結構優化、就業向好的新引擎。
  大勢往往隱於細微之處。經過30多年的持續高速增長,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、質量上升的關鍵階段,迎來以中高速、結構優、動力新為主要特征的新常態。
  一組經濟發展指標,反映了變化中的中國經濟新面貌:
  經濟運行穩字當頭,前三季度7.4%的增速雖有所放緩,但依然保持在7.5%左右的合理區間。
  無論是實際增量還是速度,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。
  就業形勢穩中向好,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82萬人,提前完成全年目標;三季度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.07%,保持在4.6%的控制目標以內。
  物價指數穩定可控,前10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.6%,全年控制在3.5%的通脹上限內已無懸念。
  財政、稅收、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指標也基本保持穩定。
  更重要的是,長期以來我們孜孜以求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正在提速。
  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投資,“三駕馬車”驅動姿態更協調;服務業增加值占比繼續超過第二產業,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明顯高於工業平均增速,產業結構孕育新突破;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提升,發展成果更加實實在在……
  面對“三期疊加”的各種挑戰,新亮點、新變化的顯現難能可貴。一個重要啟示是,中國需要多高的增長,取決於在什麼樣的水平上能夠保障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,只要就業可實現、企業可盈利、財政可增收、民生可改善、風險可控制、資源環境可持續,和它相對應的速度就是適宜的速度。
  穩住宏觀政策穩增長調結構
  中國經濟如同一輛自行車,只有不斷往前騎,才能穩而不倒。
  經濟發展具有周期性,減速換擋常常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但作為發展中大國,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問題,推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,保持適度增速是必要的。
  今年以來,穩增長任務相當繁重。一方面,美國結束量化寬鬆、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、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等,使得外部環境空前複雜;另一方面,地方政府債務風險、製造業產能過剩、房地產市場步入調整期等長期積累的問題也浮出水面。形勢的變化,對宏觀調控提出了既要保持定力,更要奮發有為的新要求。
  保持定力,是要通盤考慮應對下行壓力與促進提質增效,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,延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總基調,不因經濟運行一時受壓而採取強刺激、大調整。
  奮發有為,是要瞄準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精準發力,對經濟增長形成新的必要支撐,努力遏制經濟下行勢頭,防止增速滑出底線。
 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宣佈,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。此次調整的重點是要發揮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,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下行,促進實際利率逐步回歸合理水平,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突出問題。
  新常態下,保持戰略定力,不搞“大水漫灌”,而是“精準滴灌”,將宏觀政策的“穩”與微觀政策的“活”有機結合,有助於穩定市場主體的宏觀政策預期,使調控的手法更科學、發力更準確、效力更持久。
  創新調控理念向改革和實幹要動力
  新常態下,對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提出了新要求。
  更加註重區間管理、定向調控,有針對性地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,是當前宏觀調控最鮮明的特點之一。
  全球經濟處於大變革中,我國經濟也需要有一個適宜調整的合理空間。區間管理的新思路和創新,為市場提供更穩定的預期,確定穩增長、保就業的下限和防通脹的上限,可以使增長更有彈性,有利於經濟結構的平穩調整。
  定向調控是對區間調控的深化。更多依靠改革的辦法和市場的力量,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,有針對性地“噴灌”“滴灌”,註重精準發力,這是宏觀調控的另一個鮮明特點。
  從發揮好財政金融資源效力到積極拓寬實體經濟融資渠道,從擴大民間投資到扶持小微企業發展,從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到推動出口升級和貿易平衡發展,從定向降準到完善創新驅動政策環境……
  今年以來,一系列定向調控持續發力,既有穩定增長的短期意義,又蘊含深化改革與結構調整的政策取向。
  可以肯定的是,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,以目前確定的戰略和所擁有的政策儲備,中國完全有信心、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。
  新常態意味著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,只要科學看待、積極適應、順勢而為,中國經濟內生動力就能長盛不衰,可持續健康發展勢頭也就可以預期。
 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 (原標題:“穩”中見“優”看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走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j83vjmmd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